未来高校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坚持需求应用先导。需要避免为了追求新技术而去创造伪应用,而应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由业务部门主导,信息化部门技术配合,选择最合适、最稳健的技术来达到目标。这个过程中信息化部门不要越俎代庖,冲在第一线,而是应认清自己的定位,做好服务,支持业务部门工作。
其次,坚持聚焦根本任务。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信息化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立足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战场、教学主渠道、科研主基地,从信息技术与学校、课堂、教学和科研融合创新入手,形成一批卓有成效的数字化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信息化的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设施,为其系统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线上线下学习空间;要为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拓展职业渠道打造发展平台,引导和帮助教师学习掌握知识,提升数字素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再次,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之间深度协作。
要鼓励部分地区和学校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带动其他地区和学校跟进效仿;
要鼓励信息化做得比较好,且有余力的学校创新机制,发展壮大信息化团队,对外输出信息化能力;
要创新灵活用人方式,学校对特殊岗位要提供特殊政策,吸引优秀信息化人才;
要鼓励多方建设学校数字基座,教育信息化应用按需接入共享基座,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上云,改变信息化建设、管理及应用模式;
要提倡多提供标准化、服务化SaaS应用,降低信息化使用门槛和更替成本,推进按需购买,提升信息化经费使用效能;要推广优秀的信息化成果,让各地各校充分共享。
最后,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教育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高校能源源不断地产出信息化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因此,要关注怎么培养好并用好这批人,避免“守着金山讨饭吃”,让最优秀的人才全面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