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新民丨教育数字化转型浅议深谈
发布时间:2023-03-21 点击:次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各领域的热门话题。数字这位不速之客敲开了各行各业、家家户户的大门,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各种智能设施和应用都“化”到了你身边。
面对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潮流,年轻一代数字王国的“原住民”乐此不疲……然而,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不得不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中年一代的“移民”则喜忧参半,工作、生活方便了,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在快速变化、越来越陌生的数字王国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移民们,责任与出路何在?老一代被驱赶和绑架的感受更强烈,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和生活全被打乱了,跟不上时代潮流者,自然成为数字王国中的“难民”……与时俱进是必须的,但毕生积累、领悟的经验和智慧,不仅对晚辈弥足珍贵,更有助于在不断认识和超越自我的年轻心态中享受夕阳美景,这对家庭、社会和自身都是“化烦恼为菩提”的灵丹妙药。
在教育领域,数字闯入了教室、冲破了封闭的学校,并在网络课程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创造着全新的学习方式……然而,工业文明“三中心”的教育模式绝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在各种陈旧评价体系捍卫下,教育领域成为数字化浪潮中所剩无几的顽固堡垒。
在此仅想探讨一个现实难题:教材的数字化转型路在何方?
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结合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新常态。但数字教材若仅仅是纸质教材的数字版,显然无法适应和引领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的学习方式变革。
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标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增效减负,步入健康学习新生态。人工智能前沿的知识图谱、学生画像、教师画像三种数字技术的整合应用,是重要突破口。纸质教材是线性的知识结构,跨越章节之间不同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材上不易凸显出来,若要按照知识图谱技术的要求整体建模,则必须把不同章节知识分解、细化到概念层次,并将众多概念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以直观的概念图模式梳理、展示出来;学习者画像是在此基础上采集大数据、刻画学习者动态的知识学习过程;教师画像在前两者基础上创建人机结合的增强智能,指导学习者开展高效且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团队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智能化深度学习的超循环快速迭代中,开创健康高效的学习新生态。
目前,全国各大教材出版社都已设立了数字化教材出版部门,搭建起引领教材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舞台。希望能在数字化新时空中促进出版社之间的携手创新,尽快组织编创出一批智能化的优秀数字教材和相应的智能化学程资源库,促进教材出版部门与人工智能科研部门以及相应的企业密切合作,使教材编创者成为探究学习科学、智能科技的先行者。出版社自身也应从教材出版商向智能化学习服务商转型,引领知识观、学习观、课程教学观、评价观、教学管理服务观的历史变革,让师生从大量低水平重复性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这要有理论创新开道,智能化平台和数据库支撑,还要有稳定的应用场景、试验基地,以及人才、资金、政策、体制机制的支持。
历史的变革从来都是双刃剑,在数字化转型中必须强化防范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培养批判思维,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追求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于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作者桑新民
上一篇:权威发布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高校网络服务情况和教育信息化需求调研报告(2022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