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高度,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要求。
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将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能,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将为每个人创造更多可能性。新时代给教育战线提出了新挑战,国家对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重点设计了五个方面22项改革任务,做到“五破”“五立”,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教育行业、教育战线上的很多重要工作,包括破“五唯”、落实“双减”、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等等,都来自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在教育现代化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具体要求。教育行业面临着重大变革,这正是今天高校推动相关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大背景。
从国际教育理念发展前沿上看,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名为《未来学校: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的报告,提出了“教育4.0全球框架”,对新经济中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重新定义。
从报告看,全球已经进入了重新看待和审视未来教育的新阶段。报告提到了如何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更好地响应未来教育的发展使命,同时指出了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实际上,无论国家宏观政策还是教育实践本身,信息技术已经逐渐从服务于基础网络的工具和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教育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重塑教育体系,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变革的重要趋势。
2020年疫情至今,教育部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战略上,出台了多项纲领性文件,是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时需要把握的重要准则。
在这些管理要求中,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格外值得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过10年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是如何利用创新性的业务体验和业务能力来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
在“十四五”开年,突出管理信息化意味深长。管理信息化建设,必将在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纲领。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工作要点为高校实施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成为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2022年2月,教育部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议上指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教育现代化。
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表明,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变量,这给我们所有高校信息化工作者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信息化人有了更多使命和担当。
北邮在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是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的要求下,发挥学校学科与科研优势,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的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智慧教育目标。提高校园信息化师生服务与体验,利用数据驱动流程优化,使师生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各项管理与决策工作有数据、可量化、能预测,推动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初步建设技术领先、创新服务、数据贯通、智能决策的北邮智慧校园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为学校信息科技特色为主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撑与保障。落实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完善学校网信工作主管体系,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并输出网信安全工作的北邮模式。
在北京邮电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业务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实现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育人方式的创新性探索、网络安全的体系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智能化、校园环境的数字化改造、用户信息素养的适应性发展以及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以上几方面构成了北邮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顶层设计和依据。
在实践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提炼出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方法论。概括来说,就是围绕1个核心,聚焦3个问题,落实7个动作。
围绕1个核心:充分发挥技术价值、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可以看到,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过程中,要把技术和数据要素作为核心抓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价值也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重要体现:疫情防控组织和管理、大数据流调、社会运行体系的恢复和重建,完全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在高校,今天我们使用的所有信息技术开展的业务线上流转,本质上是服务于数据的产生。要让数据赋能业务,前提是建立起生产数据的体系。
聚焦3个问题:服务和治理场景是什么,有哪些?服务和治理的数据要素和内容从哪里来?数据如何作用于业务和管理过程,如何实现运营效果闭环迭代与螺旋上升?
具体来说,服务是面向师生的,治理则是针对管理组织流程。在服务和治理中,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梳理哪些场景?数据要素源在哪里?如何让数据赋能业务和管理过程?数据与业务流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数字化战略转型不是一个交钥匙工程,它是一个不断迭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要素伴生式生长的过程。
落实7个动作:运营组织、数据治理、流程治理、运营机制、平台工具、数字化评估评价、场景规划赋能体系。
界定好3个问题后,要通过上述7个动作来落实。其中,运营组织和运营机制是保证数据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与实际业务流程紧密耦合的重要机制。从某种程度上看,数字化转型工作“3分在技术,7分在管理”。技术是冰冷的,数字化转型实际上更多地属于管理驱动的工作,也是对现有高校管理理念与组织形式的重大挑战。
在实施数字化战略转型行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北邮提出了“12345”战略实施方案。
1个中心:构建信息技术特色的一流智慧校园。
北京邮电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把信息科技特色作为一个关键约束。因此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也将信息技术特色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
2个围绕:既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又围绕师生服务与高质量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师生服务与高质量发展则意味着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北邮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
3个重点:流程治理、数据治理、安全治理。
这三个方面的治理工作贯穿了学校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工作:流程变革管理组织,数据变革决策方式,安全构筑校园底线。
4个理念:以人为本,务实创新;顶层规划,协同共建;科创沃土,鸿雁筑巢;网信主体,构筑安全。
首先,“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工作要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同时,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紧密围绕学校发展特色,快速迭代式地发展,做“务实性创新”,不要让信息化项目沦为华而不实的“表演项目”。
第二,信息化在支撑数字化战略行动过程中,顶层规划和协同共建非常重要。在顶层规划之后,要实现业务下沉、数据下沉、服务下沉,让部门和学院真正成为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推动者。在构建流程时,也应注意流程角色配置,要以二级单位为抓手,不能由信息化部门越俎代庖,实现各单位“种好责任田”的工作理念。
第三,鸿雁是北邮的校徽标志,“科创沃土,鸿雁筑巢”主要体现在充分结合北邮在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科创优势,广泛采用将学校老师的科研成果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方式,构建学校的智慧校园项目,实现校园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四,“网信主体,构筑安全”意味着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安全工作一失全无。
5个统一:统一资源、统一数据、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门户。
统一通过数据化手段来实现孤岛整合和数据拉通,进而实现整个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统一架构。
北邮在信息化建设中实施“三个一”工程:一张表、一站通、一张网。
“一张表”是面向老师和学生的基础数据平台,是学校的基础台账,是学校全部学科教学活动的累积。“一张表”工程包括教师一张表和学生一张表。教师一张表涉及到很多基础的填报性业务,包括职称考核、岗位聘任、导师遴选等,目前已做到80%的内容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是各项教师服务的数据源。学生一张表目前汇聚了约2000万条数据。
“一站通”是网上服务大厅,经过几年的迭代发展,网上服务大厅覆盖了学校绝大多数的二级部门业务。网上服务大厅是为学生、老师提供办事窗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师生跑腿”变为“数据跑腿”,将“师生四处跑”变为“部门协同办”,大大提高了各部门协同办事效率。网上服务大厅通过不断地优化统一门户,整合PC、移动端,实现泛在接入与微服务建设,优化各类师生服务体验,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大贡献。
“一张网”是“5G+无线”校园网,校园网面向师生服务是不限流量全免费状态,包括有线和无线的融合和整合。
在实施数据化转型过程中,北邮依托数据治理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采用“四维治数”的数据治理方法论:采数、汇数、治数、用数。
1.采数。主要解决数据不全不准问题。未在系统管理的数据还存在,有系统但是未录入或者录入不及时的情况较多。“采数”要遵循“一数一源,只用不存”的基本原则。主要通过系统交换以及用户的上报和纠正,来实现数据采集。
2.汇数。主要解决数据标准不完善问题。通过“汇数”,实现数据资产的分级分类,建立数据标准,在信息化项目验收过程中提交数据标准和数据目录。
3.治数。主要解决数据应用的目标不断变化问题。数据的产生和使用是动态的运营过程,现有数据不可能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每年年初要采集数据上报和填报模版,随着需求更新数据。在采数、汇数的基础上,“治数”要围绕数据生命周期来实现数据的不断迭代。
4.用数。主要解决一张表数据未得到充分使用问题。“用数”旨在实现智能决策支持。数据在使用中才能准确。在使用数据过程中,持续优化和纠正数据,通过数据的流转交互使用,不断提高决策支持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中,“数据准”和“数据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数据准,是指通过系统采集,数据及时录入和更新,各业务系统有效运行;数据通,是指通过学校数据交换中心,各业务系统数据互通有无。
可以用两句话来表明这种关系:一切数据业务化,表示数据要从业务中来,不存在体外循环的问题;一切业务数据化,则表示业务的核心目的是生产数据。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用赋能提升业务,用连接提升业务,用数据提升业务。业务和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体两翼”,信息系统的本质就是生产数据要素,而数据则反向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此过程中,管理模式与意识的转型,是真正落实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教育组织工作为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四维治数的方法论,北邮利用现有的智慧校园信息化服务平台,对标不同阶段的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进行了检验。
在数字化转型中,运营组织和运营机制非常重要。在疫情防控的数据组织管理中,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数据工作专班,由党政办、人事处、学工部、研工部、国际处和信息化技术中心组成。
数据工作专班的职责如下:向教育部、北京市和联络员报送疫情相关统计数据;向校领导报送学校疫情防控数据分析报告;负责学校疫情防控数据统计,做到准确、及时、全面。
数字化转型中,业务和数据需要双轮驱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业务流程”和“疫情数据”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业务流程,是指依据防控政策要求,及时构建业务流程,实现数据采集、填报等微服务。这个过程是“数据上行”。
疫情数据,是通过分级分类的数据组织,实现数据跨部门间流动,支撑疫情期间的管理与决策。这个过程是“数据下行”。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校运行,本质上是挑战学校的数据治理能力和数字化转型能力。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将学校的基础台账(人员与物资)工作、运行(空间与卡点)工作,以及态势(依策施政)研判工作进一步做足做细。
北邮建设了围绕“采、汇、治、用”的“四维度六平台”的大数据中心平台体系架构,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数据采集方面,通过“疫情防控通”、业务系统、网上服务大厅、填报系统等采集数据;在数据汇聚方面,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更新;在数据治理方面,要制定目录清单、推动分级分类、制定数据标准;在数据共享使用方面,包括脱敏加密,权限管理、共享策略和场景赋能等。
在“四维治数”体系下,通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分析展现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汇集平台(数据仓库)、数据采集平台以及数据安全管理平台等六大平台的赋能,构建采、汇、治、用的数据治理能力。六大平台贯穿了整个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和底座,有力支撑了数智教育大脑建设。
在疫情防控人员管理方面,要守住门、卡住点、抓住线、管住面。
1.守住门。校内外师生、访客入校出校实行数据动态管理:通过网上服务大厅的审批管理流程,自动下发审批结果数据,与布置在学校大门、各个楼宇的人脸识别设备精准联动,实现每日准入校人员的动态管理、轨迹定位、体温预警等。
2.卡住点。通过网格化管理、卡点系统部署场所码,精准追溯,各楼宇出入人员地点和时间,校园轨迹可全部留痕追踪。
3.抓住线。通过“疫情防控通”系统,实现跨时空场景的数据采集与填报,延伸了数据采集的维度,可动态检测全校师生每日打卡情况,包括时间、打卡地点、身体健康情况、接触人员情况等疫情重要信息。
4.管住面。当疫情触发时,快速响应系统,实现信息精准双向互动。流调、大数据排查强调的是系统性,全面性。面向特定人群,发送精准通报通知和第一时间提醒消息,第一时间进行教职工居住地排查、特殊人群排查、疫苗接种信息排查、校内人员位置实时上报、学生疫情封闭后调研信息下发等,实现人员物资封闭之后的采集和管理。
在校园疫情防控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应用分析。根据每日健康监测数据,基于风险地区划分、重点人群分析研判,实时掌握学校师生所在地区的疫情分布情况。根据每日进出校实施管理,按学院、校内外人员类别开展精准统计。
数据驱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式分为4个环节:
1.读懂政策文件。疫情防控的政策是落实管理的总纲,与疫情防控工作组一起,分析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落实设计相关管理流程。
2.配置工作流程。与学工、研工、人事等部门配置业务权限、角色和工作流程。
3.信息化功能实现。根据业务流程进行功能实现。
4.开展培训。面向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学院办公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数据采集和政策落地。
有两个工作案例很好地体现了北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一个是开学返校疫情工作。在北京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发布了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后,北邮第一时间做出反馈,首先读懂开学返校政策;然后对返校情况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返校流程;再通过网上服务大厅配置好相应的流程,方便师生快速响应和申请;同时针对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返校码,进行差异化管控。每一个环节都通过网上服务大厅自动化实现分流。
另一个是疫情督导检查工作。在今年五一期间,北京市向高校下发了“五一”假期督导检查要点。对照北京市的检查清单,我们利用现有平台逐条检查落实,同时通过看盘的方式对这些检查点逐一核实,受到了北京市的大力肯定。